字:
关灯 护眼
八一中文网 >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> 1078章 十一运会来袭

1078章 十一运会来袭

类似现象的集中出现,正加剧全运会久已有之的公信力危机。日全运会开幕当天,在X浪网关于全运会看点的网民调查中,选择「赛场不正常现象「和「无聊比赛不关心「的占到38%,到了日,比例上升到43%,而在TOM网上,这一数字更是高达56%。

十运会期间,新华社每天的比赛综述几乎都要用大量篇幅点评赛场不正常现象。日,新华社更是播发了记者联合署名的评论--《全运会身患疑难杂症》。

即便是放在举国体育体制和奥运争光计划的使命下去考量,全运会显然也在逐渐背离它的初始目标。因急功近利而带来的老将临时复出、「内定「比赛结果、青少年训练成人化等现象,都对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构成了直接的损害。

当然这种事情,最离谱的还是2001年的九运会,名不见经传的15岁游泳选手张量连夺3项冠军,其中两项还是当年世界最好成绩,石破天惊式的爆发使她当选为「九运之星「,然而这位小将随后在国内赛场几乎销声匿迹,成为全运历史上最着名、最蹊跷的「流星「。九运会结束不久,国家游泳队曾征召浙江的几位游泳选手参加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,浙江方面当即质疑:为什么不派全运会上某些夺金牌、破纪录的选手代表国家队?

上地方利益的争夺很多时候直接威胁到了国家体育的利益。在全运会之前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,很多队员为了保证全运会的状态而出工不出力。国家田管中心主任丰树勇将其痛斥为「为省争光凌驾于为国争光「。

为了避免各地方的短期行为,全运会从第七届开始由奥运前一年举办改到奥运次年,奥运奖牌也计入全运会,而且后来「加码「到奥运一牌抵全运两牌。这些举措为体育总局的奥运争光计划提供了更多保证,但却无法解决全运体制自身的积重难返的问题。

而另一个更深层的、易被忽略的问题是,体育总局并不是下一级体育机构的行政领导机关,各地方的体育官员事实上只对当地政府负责,其业绩考核与升迁也由当地委员班子、政府决定。换言之,要调动地方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,全运会是目前体育总局能够拿出的惟一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。

这就是之前全运会的一些阴暗面。

那段时间是我们的田径最黑暗的时刻,跟不上时代,又走不出去,自然是只能自娱自乐。

各种花招,简直是百花齐放。

甚至全运会这项赛事,都差点保不住,早在1997年的魔都八运会,这项盛大赛事的「疑难杂症「就开始凸显。八运会尚未结束,一些学者、记者甚至体育人就开始了关于全运会存废问题的争论。此后每逢「全运年「,取消全运会的呼声就成为一股声势强大的舆论旋流。比如一个鲜为人知的举措是,早在1998年的全国「两会「上,身为体育界元老级人物的祝嘉明、楼大碰、张燮零等重量人物就联合提交提案:建议取消四年一次的全国运动会。「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本站已更改域名,最新域名: </p>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